來源:騰訊家居 作者:李波
這兩年,“家居供應鏈”話題在家居行業逐漸熱鬧起來,一方面源于互聯網家裝以及整裝的興起,家居企業開始重視上下游整合的巨大價值。另一方面,大家居、一站式拎包入住也讓家居企業開始思考如何打通建材、家具以及軟裝銷售,采購,倉儲,配送,安裝,售后等環節,為消費者帶來更舒適的更便利的體驗。
一、供應鏈的定義
什么是供應鏈?它是指圍繞核心企業,從采購原材料、制成中間產品到最終產品,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,從而將供應商、制造商、分銷商和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。
供應鏈的本質是整合、去鏈結網、數據驅動、協同集成、精準服務、動態優化。供應鏈的最終目的是滿足客戶需求,同時實現自己的利潤。
二、家居交易鏈路
對于家居行業而言,為什么出廠價區區幾百元的木制板材,到了終端消費者手中就變成了幾千元,甚至上萬元。
這得從一個簡單的交易鏈路說起,消費者通過廣告渠道或者線上商城看到心儀的家居商品后,由于是大宗采購,而且是投入成本大,所以線上渠道直接下單的概率很低,尤其是定制家居的服務鏈路比較長,消費者基本都會先去線下進行咨詢或者體驗。
消費者來到門店,導購,或者客服會進行門店接待,然后達成意向之后會去客戶家進行量尺,復尺,設計方案,確定之后,定制商品去渠道工廠進行生產,成品商品會去到不同的供應商進行采購,然后統一送貨到客戶家,安排師傅上門安裝。
這里面對消費者服務的角色眾多甚至更復雜,從下單到最終入住這個過程中,客戶接的電話不少于10個。這還不包括各種產品代理商,各種省級代理商,市級代理商的騷擾等等。
如果我們能消滅任何一個環節,對這個家居行業都是有巨大貢獻的,所以市面上火爆的F2C模式,C2M模式,前廠后店模式,本質上就是改變其中的交易鏈路,減少溝通環節,提升效率。
三、國家政策與市場價值
隨著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不斷深入,國家相關配套政策的陸續出臺更是為供應鏈企業錦上添花。2017年8月,商務部、財政部辦公廳發布的《關于開展供應鏈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》,確定了天津、上海、重慶等17個重點城市開展供應鏈體系建設;2017年10月,國務院辦公廳發布《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》(國辦發〔2017〕84號),將供應鏈創新與應用上升為國家戰略;2018年4月,商務部等8個部門聯合發布《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》等等。
供應鏈市場將迎來歷史發展的重要機遇期,而且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2018-2023年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商業模式分析報告》顯示,未來五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10%左右,到2020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將達到321萬億元,到2023年,市場價值有望達到378萬億元。
四、家居供應鏈痛點
一種是線下傳統企業數十年磨煉出來的運營思想,一種是線上互聯網企業與生俱來的數字化思想,兩種思想存在激烈的對撞,導致家居供應鏈的痛點越來越痛,主要體現幾個方面:
痛點一:基礎設施不完善
供應鏈身為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其中一環,光是做到產品供給遠遠不夠,還需要考慮到產品倉儲與配送等問題。然而,家居家裝行業的基礎設施尚未完善,比如在倉儲端,能夠提供一倉多配、一倉多sku等標準化服務流程的企業很少。家裝行業甚至還沒有出現能夠容納多家工廠的大倉、小倉、中央倉等成熟的倉儲企業,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安裝服務更是難上加難。
痛點二:停留在前端產品整合環節,后端體系欠缺
真正的供應鏈企業需要做到全鏈條覆蓋,從生產制造端、物流流通端、倉儲輸送端再進行分類從而變成真正的產品配送到消費者家里。然而,大部分家居供應鏈企業只滿足了產品整合這個單一訴求,還要做好從一端到另一端的連接,投入非常多的人力和物力,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。后端供應鏈條的完善與管理,恰恰是當前家居供應鏈最薄弱的環節。
痛點三:家居企業普遍缺乏行業影響力,S2b2c賦能還在噱頭層面
對大部分家居企業而言,向下對渠道分銷商的管理日漸成熟,向上對供應商的管理還停留在初級階段。下游家居生產企業與上游家居供應商之間,更多是“采購與被采購”的關系,極少有家居企消費者動管理上游供應鏈,并獲得供應鏈中的價值增值部分。
國內傳統的家居企業大多靠經銷商渠道來銷售產品,家裝公司的設計師或工長靠商品推薦獲取銷售返點,銷售模式與渠道單一缺乏行業影響力,一旦有家居供應鏈企業站出來說“沒有中間商賺差價”,極易遭到行業的集體抵制。
痛點四:沒有強大的IT系統支撐
市面上沒有貫穿供應鏈售前,售中,售后的一體化的IT系統,導致各個上下游企業甚至企業內部的協同效率低下,信息溝通損耗,人員結構臃腫,尤其是傳統的作業水平已經無法滿足高速增長的供應鏈規模,無法及時點對點的響應消費者訴求。
五、如何發力家居供應鏈
如今,供應鏈已成為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資源的代名詞,更是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一環。西方發達國家已開始實施各自的供應鏈國家戰略或全球戰略,形成完善的供應鏈體系。中國也開始注重供應鏈的研究和實踐,著重解決產業結構不合理、產業資源配置重復、產品同質化、原材料和產品庫存積壓、產供銷關系“扭曲”、生產和流通成本高等問題。
《供應鏈架構師》作者施云老師對供應鏈有著深度的研究,其操作理論深入供應鏈管理的精髓。提出了“供應鏈優化輪”。他將“供應鏈優化輪”分為三層:
最內層是“問題層”,即所遇到的問題,好比打靶要瞄準靶心,這是局部優化的出發點。“問題層”對應的手法只有一個,即①瓶頸定位。
中間層是“三流一軸”層,縱向從三流(實物流、信息流、資金流)維度,橫向從時間軸維度,縱橫配合進行優化。“三流一軸”層對應的手法有四個,即②實物流規劃、③資金流規劃、④信息流規劃、⑤時間軸規劃。
最外層是“五化層”,所謂“五化”即:⑥數據化、⑦可視化、⑧簡化、⑨標準化、⑩自動化。
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,家裝要改變傳統的落后水平,就得將基礎實施打好,基礎就是精細化運營的供應鏈。
1、采取全程供應鏈管理模式
企業需要從過去只關注企業“內部供應鏈”的管理轉向關注從客戶到供應商整個鏈條性能的“全程供應鏈”管理,協調與供應鏈內部其它企業(如供應商、零售商等)以及客戶之間的關系,與供應商、銷售渠道保持緊密的協作關系,加強在各個環節的協同,實現整個供應鏈活動的成本最小化。
2、降低運輸成本
一方面,減少運輸環節,對有條件直運的,應盡可能采取直達運輸,由產地直運到銷地或用戶,減少二次運輸。消除相向運輸、迂回運輸等不合理現象。另一方面,合理選擇運輸工具。注意根據不同貨物的特點及對物流時效的要求,對運輸工具所具有的特征進行綜合評價,以便做出合理選擇運輸工具的策略。
3、降低倉儲成本
優化倉庫布局。比如許多家居企業通過建立大規模的物流中心,把過去零星的庫存集中起來進行管理,對一定范圍內的用戶進行直接配送,這是優化倉儲布局的一個重要表現。
控制合理庫存量。例如,采用物料需求計劃(MRP)、制造資源計劃(MRP2)以及準時制(JIT)生產等來合理地確定原材料、在產品、半成品和產成品等每個物流環節最佳的庫存量,使存貨水平最低、浪費最小、空間占用最小。
優化貨物存儲。貨物從生產到客戶之間需要經過幾個階段,究竟在每個階段庫存量保持多少為合理?為了保證供應,需隔多長時間補充庫存?一次進貨多少才能達到費用最少的目的?
4、強大的IT系統支持
傳統的靠人力,靠表格溝通, 耗費大量人力物力。引入強大IT技術,實現上下游企業信息化,數據化,無紙化的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精準運維,通過上下游的單據,進行原因和過程追溯,徹底貫穿“三流一軸”的思想,提高上下游企業和企業部門的聯合作戰能力。
六、家居供應鏈的暢想
宜家不僅是積極主動進行供應鏈管理的模范,更是將逐一挖掘供應鏈價值潛力的優秀案例。一方面,從產品的設計開始就會考慮到生產工藝的安排、運輸的便利程度、安裝的復雜度等,有著明確的市場定位。另一方面,為了逐年降低產品價格,宜家和供應商之間是競爭同時合作的關系。小米,蘋果本質上也是供應鏈公司,精細化供應鏈體系的運營,將利潤讓利給給消費者。
隨著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AI、云計算等技術的加碼,供應鏈企業未來可能會走上“智慧供應鏈”的道路。自動化的作業層、數字化的管理層、智慧化的決策層。而這三個層次在前端生產、中端的運輸、終端配送等過程中,缺一不可的操作程序都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中占據中重要的作用。
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。家居供應鏈上下游管理的理想狀態,可能與現實還有一定距離。不過,從現在開始,無論規模大小,家居企業可以更加重視自己的供應鏈,從主動溝通、主動協作開始,逐步達到上下游“價值共生”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