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對于家居行業來說可謂是風云激蕩的一年,在歷經了消費升級、房地產和環保政策調控、海外貿易戰等多方面影響后,本就競爭激烈的家具市場淘汰率不斷增加。
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,至2018年12月末,全國家具制造業虧損面為12.5%,虧損企業累計虧損總額達32.8億元。和2017年相比,累計增長40.8%。“迷茫與生存”成為2018年的行業熱議詞匯,絕大部分企業都高舉“活下去”的旗號。
原本應寄予厚望的2019年,卻還未見好轉。前幾日,9家定制家居上市企業2019年一季度財報出爐,平均營收增速僅為9.33%,與2018年同期的36.98%相比,增速大大放緩。情況似乎依舊不大樂觀,逆境之中唯有尋對方向才能揚帆直上。
家居微新聞結合2018年各大上市家居企業年報中的行業判斷,以及對行業的深度觀察與思考,為大家總結出家居行業的8大發展趨勢變化及應對措施,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。
1、房產調控影響大,企業升級才能“活下去”
過去兩年受房地產政策調控影響,全國住宅市場的成交量整體下落,家具行業需求增速放緩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8年我國商品房成交17.17億元,同比增長1.3%,增速較2016-2018年明顯回落。
這使得在有限的市場情況下,行業競爭更加激烈。龍頭企業依靠渠道、品牌和產品優勢持續搶占市場,和中小企業差距逐漸拉大,“馬太效應”顯著。
中小企業想逆境求生,提高綜合競爭力,就要依靠產業升級和經營方式的優化搶食一份蛋糕,提升整體業務運營效率,減少沒必要的損耗。在順應行業趨勢和競爭中不斷實現企業自身的升級轉型,才能站穩腳跟“活下去”。
2、地產“餓狼”逼近,家居企業必須主動向上合作
隨著精裝房時代的到來、房地產紅利的散去,房地產商開始向下游延伸,跨界家居業,甚至直接和家具品牌企業合作。像碧桂園、恒大、萬科等地產“餓狼”早已朝家居家裝市場洶涌而來,欲圖打造購房、裝修的一站式服務。
可以想象,在房地產企業的步步蠶食之下,留給家居企業的生存空間再度被壓縮,到時將真正直面生存問題。
家居企業在堅持自己的風格和品質,讓設計落地,實現價值最大化之時,更重要的是加快工程渠道、精裝房和拎包入住的業務布局,和地產巨頭們盡快達成戰略合作伙伴,同時通過地產商的渠道,提高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,以增強消費者黏性,形成品牌影響力。
3、消費需求徹底變天!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是核心
消費需求至上是各行業不變的硬道理,當下人們對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和年輕一代消費觀念的轉變,對家居行業的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,簡單的單品組合早已無法滿足消費需求。消費者尋求的是“產品+空間+人”的個性化整體解決方案。
從前端的客戶服務、產品設計、生產制造,再到終端的物流配送、產品安裝及售后服務等,家居企業要打通和協調各個環節,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消費體驗。從家居空間整體解決方案的角度來看,企業要側重包括設計、生產、安裝整個鏈條下的綜合服務能力,形成鮮明的品牌競爭力。
4、獲客成本上漲,提高客單價成企業必修課
近年來二手房交易占比逐年提升,翻新房需求市場增大,二者有望替代新房成為家具行業市場需求的主要來源。但隨之而來的是客戶群體分散化明顯,獲客難度增大;建材城、家居賣場租金的逐漸提升也在無形中加劇了獲客成本的提高。而在二手房和翻新房的改造中又多是局部改造,客單價較低。
在這樣的大環境下,家居企業要加強全屋設計能力,提高產品附加值,進而提高客單價,增強獲客成本的承受力。以定制家具為例,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設計方案之時,可以將客廳、廚房、臥室等一系列家居產品囊括在內,實現幾十到百萬的客單價都有可能。
5、全屋、定制、大家居盛行,跨界聯動成趨勢
現代房屋面積縮小,講究空間利用率、中產階級的崛起等,都讓定制化產品需求旺盛。全屋定制既能滿足個性化需求,提供中高端家具產品的整體解決方案,恰是現代消費市場需求的產物,也符合企業對利潤空間的追求。
同時在地產市場和家居行業競爭環境快速變化下,大家居作為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購物體驗的方式,近年來尤受消費者青睞。在當下,推行全屋定制和大家居策略已經成為行業主流。
全屋定制是新機遇,也對企業在設計、柔性化生產、終端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這就使得企業要提升各個環節的硬實力,不斷延伸產品品類,在品質、風格、服務上打造鮮明特色,營造良好競爭環境。
在針對大家居的推行上,通過開設大家居門店、實施旗下多系列品牌的聯動、更快捷的進行跨界融合,來拓展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種類。
還能在資金、技術、生產、營銷等多方面進行優勢互補和資源整合,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力,例如美的維意共享店;索菲亞和格力電器達成戰略合作,共同為用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;國美電器和金牌廚柜進行戰略合作,實行“柜電一體”零售新業態等,都是家居企業對跨界合作的探索。
6、城鎮化為主旋律!渠道精細化搶占新市場
在城鎮化進程的持續進行中,人們生活水平及物質需求穩步提升,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趨勢明顯,“以小換大”、“以舊換新”等購房需求都將為趨于平緩的家居市場釋放出空間。
與此同時,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尚未形成完整的家居業態模式,賣場租金成本相對較低,競爭較為緩和。可以預見,三四線城市將為家居企業提供充足的養分土壤。
當然,在渠道下沉之時,更重要的是渠道的精細化,進行有針對性的布局。在一定時間的市場調研后,對于GDP、城鎮化進程發展較快的三四線城市,例如濰坊、溫州、徐州等,就可以多布局門店,發展較慢的布局一兩家即可。點對點、面對面的有序進行。
而對于進入搶人大戰的西安、成都、武漢等二線城市,在“送錢送戶口、優惠購房”的政策下,吸引大量新中產階級涌入,有望掀起新的家裝熱潮。在那些潛力四射的二三四線城市就應該重點招商和門店布局,通過促銷活動、當地品牌廣告投放等方式快速建立品牌形象。
7、傳統渠道占比下降,布局多元化賣貨渠道
在互聯網時代,信息相對不對稱的情況逐步弱化,人們對家居產品的購買渠道、購買習慣、信息獲取方式開始改變。短視頻、微信公眾號平臺、傳統電商、社群營銷、社區店、小區店、抖音、小米有品、拼多多、地產渠道、精裝房、拎包入住、工程渠道、微商、電視購物、手機APP、直播平臺等每一個形式都影響著人們的購買決策,傳統賣場零售渠道被廣為分流,占比逐漸下降。
在未來,家居企業必須著力全渠道的打通,進行全渠道營銷獲客。與開發商、整裝公司上下游端的產業鏈合作;聯動火熱的電子商務渠道,抓住每一個網上流量入口的產品投放;進行跨界合作打造家居新零售模式等,重構渠道和消費者關系,另辟新的流量市場。同時,注重產品和服務,打造品牌口碑,才能在每個布局渠道皆有所得。
8、定制與規模之間矛盾激烈,信息化技術成內核驅動力
當前,我國家居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變革時期,個性化定制和規模化生產的矛盾逐漸浮現。在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定制需求的同時,又要完成大規模、高效率生產,縮短生產周期,這也是未來每個企業生產的必經之路。但在訂單多樣性、產品復雜性下,難度可想而知。
而這一切,唯有依靠信息化技術才能破局,才能打通企業的任督二脈,打通生產、銷售、服務多個環節,為消費者提供無縫又無憂的流暢服務。
接下來的家居企業,必須要運用信息化手段將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等新技術與工業生產相結合,來打造柔性生產鏈條,實現工廠、消費者、產品的數據互通,重構生產方式、銷售方式和售后方式,來迎合消費者的所思所求。利用現代化數字技術的應用構建優勢競爭力,結合柔性化生產方式,進行大規模、自動化、標準化、個性化生產、銷售和服務,具備整體技術集成的企業才能保持領先。
穩序漸長,一切或許沒那么糟
雖說截止至2019Q1結束,家居業還是沒有朝業內人渴望的快車道發展,但可幸的是,我國的家具行業進入相對成熟的平穩時期。即使在看起來不景氣的2018年,中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也實現了同比增長4.3%,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.3%,及全行業累計出口金額同比增長8.08%,都處在穩步上漲趨勢。
不僅如此,據諸葛找房數據顯示,在春節的冷淡過后,3月迎來了集中性爆發。其中北京、上海的二手房交易量直線拔升。上海比2月份翻了一番,北京二手住宅成交16051套,環比大幅上漲163.52%,同比上漲43.88%。這些都將為家居行業帶來一定的市場空間。
總的看來,家居行業穩中漸長的趨勢并不會被打破。對企業而言,愈是在迷茫時期,愈要停下腳步,三思而后動。只有那些能把握住未來趨勢,沉下心打造產品和服務,向正確方向前進的企業,方能在百舸競流中成為留局的佼佼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