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上半年以來,全國各地出臺近200次房地產調控舉措,查漏補缺嚴堵各類炒房。7月31日,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表態: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問題…合理引導預期,整治市場秩序,堅決遏制房價上漲。房地產調控進一步加碼,國內樓市迎來最嚴厲表態。
一方面,受房地產調控影響,2018年上半年國內家電市場急轉直下,寒冬已悄然而至。以彩電市場為例,奧維云網8月2日發布的《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半年度總結報告》顯示,國內彩電零售市場動力不足,2018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銷量完成2260萬臺,同比僅上漲3.6%;銷售額完成725億元,同比下降2%,彩電市場的弱增長趨勢或將延續到下半年。
另一方面,同樣也會受房地產市場行情影響的智能家居市場卻一片形勢大好,冰火兩重天。最新出爐的《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顯示,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為2989萬臺,同比增長26.3%,預計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將達到1.5億臺,同比增長35.7%。
那么問題來了,為何受傷的不是智能家居?相較于家電行業損失慘重,智能家居市場可謂是高歌猛進,幾乎不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因為智能家居最大的市場在于改造而不是新裝,新房體量收縮對智能家居市場的影響不大。
市場因素
從市場行情來看,雖然行業一直在呼喚語音交互和互聯功能,但目前的智能家居市場中挑大梁還是各類智能單品,比如智能音箱、智能鎖、智能開關等產品。全屋智能雷聲大雨點小,要么走量、賠本賺吆喝,要么走高端路線、“三年不開張,開張吃三年”。
《報告》顯示,從全球范圍內來看,“安全和控制”與“能源或照明”(分別占比55%和53%)是智能家居應用的首選,智能家居市場的主要增長來源為家庭安防監控、智能照明和智能音箱。其中,增長速度最快之一的智能音箱在2018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幅接近210%,總體出貨量逾900萬臺。
換言之,市場上主要給家庭用戶提供的是一些簡單的小產品,要么直接拿回家就能用,要么做一些簡單的改造就好了,不需要在裝修階段就考慮進去,瞄準的不僅僅是新房市場,對房地產調控帶來的影響也不夠敏感。
技術因素
對于智能家居,一直有一個質疑的聲音:智能家居到底是什么?可以進行簡單的語音交互就是智能家居嗎?能夠聯網就是智能家居嗎?很顯然,答案是否定的。
隨著這兩年IoT、大數據、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,家居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,滿足了語音交互、聯網遠程控制、智能單品之間簡單互聯等需求,但這還遠遠達不到“智能”的水平。
“智能”意味著善解人意,意味著更多的定制化場景,能滿足更個性化的需求。在現階段,技術原因限制了用戶對智能家居產品的期待,在新房市場中,很少有用戶會在裝修階段主動要求安裝智能家居產品,智能家居產品更大的市場在于已有房產的輕量級改造中。
用戶認知和習慣
最近,億歐家居在約訪智能家居相關企業時經常聽到一種聲音:智能家居產品的留存率太低了,就算是現在大火的智能音箱,7日留存率也只有3%左右,還遠不能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。在現階段,處于對價格、技術、功能、服務等多方面的考慮,用戶更愿意花點小錢去嘗試新科技產品,一旦有不好的體驗,棄之也不會帶來多大的損失。
也就是說,智能家居產品對于用戶來說只是一種新玩具,低廉的價格讓新房、二手房、公寓乃至宿舍的用戶都能下單嘗試,從而讓市場呈現出一種虛假繁榮的態勢,市場盤子大了,新房市場也就不值得一提了。
從國際經驗觀察,當一個國家的住房自有率超過65%、戶均住房套數大于1,由增量開發主導的新房市場趨于穩定和成熟,基于二手房流通和房屋資產管理的存量時代將逐步來臨。
數據顯示,2017年全國二手房交易規模占到住房交易總額的比例達到41%,一線城市二手房交易額已達新房的2.1倍。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測算,我國住房存量已經達到戶均1套,這就是說我們離存量時代越來越近,而房地產的下半場也將是存量房的市場。
隨著存量房時代的到來,市場的主要矛盾已從“解決住房短缺”轉變為“提升居住品質”,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已經從“建造更多的房子”轉變為“讓居住更美好”,與智能家居行業試圖解決的問題不謀而合。改造,而不是新裝,成為智能家居市場潛力最大的方向。
改造,也意味著智能家居企業要轉變發展思路,不能一味追求更高端、更先進的產品,還要考慮到跟已有產品的適配性問題。如何花最少的錢,達到最優的改造成果,這是智能家居企業應當重點考慮的。當智能家居改造現有的居住環境成為主流,誰能更輕易的改造完成,誰就更有可能在智能家居新風口來臨之際多分一杯羹。